近年来,银川市立足自然禀赋、能源保障、集群发展等基础,重点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发展及建设“两都五基地”决策部署,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三新”产业产值增速连续两年超过50%,占市级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今年1-5月,“三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9.3%,占市级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81%,增速高于市级工业产值增速14.7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7.1%,占“三新”产业的比重为68.39%,占市级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44%,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以政策为引领,凝聚发展活力。出台银川市建设“中国新硅都”“中国葡萄酒之都”“高端奶产业基地”等“两都五基地”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构建更具发展前景、更有发展活力、更趋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集群。印发《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构建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精准化补链条、集群化聚产业、多元化促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协同和产业集群发展。编制《银川市工业产业链发展图册》,精准绘制重点产业链和招商链图谱,进一步明晰产业发展的要素竞争力和链式发展方向,奠定“三新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以项目为抓手,点燃发展引擎。成立“三新”产业专班,全方位服务“三新”产业项目。依托中环、鑫晶盛等龙头企业,引进落地了中晶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银川项目、欧晶科技绿色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半导体直拉单晶硅用石英坩埚产业化项目等一批上下游关联项目,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大后劲。TCL中环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硅单晶材料智慧工厂等81个“三新”产业项目今年1-5月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占市级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的比重达到80%,晶钰新材料年产10000万千米金刚线等项目有序实施,隆基乐叶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11条单晶电池生产线已全部进场并完成调试,产能正在逐步爬坡。
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发展高地。培育伊品生物等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双禾等48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盾源聚芯半导体石英坩埚等23个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和银川顶津食品有限公司饮品生产等15个智能工厂。“枸杞叶新资源药材及其新药制剂创制”等20余个项目获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建成光伏材料、太阳能化学转化技术2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首个“国”字号枸杞研究院在银挂牌成立。隆基自主研发的单晶炉,单晶硅棒直径和单炉月产能均为行业最高水平;小牛自动化研发的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打破了全国光伏串焊机依赖进口的局面。
以企业为主体,培育发展动力。印发《银川市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培育认定隆基硅、中环光伏等8家企业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培育认定供应链“标杆”企业。建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按照“专精特新”后备培育企业、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三个层级,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培、转型升级等方面分类施策。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3家,50亿元以上企业3家,3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1家。培育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59家,获得认定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区第一。
下一步,银川市将围绕“三新”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两都五基地”建设,持续在培养新动能、探索新领域、挖掘新路径等方面发挥银川“头雁”作用,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以“三新”产业“挑大梁”撑起经济“硬脊梁”的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现代产业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