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下,在位于宁东基地的国家大型光伏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光伏组件。随着组件接片连排,一片深蓝色“海洋”依着地势绵延起伏,在荒地上向着远方铺陈而去——这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公司正在快速推进的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集中式智慧光伏项目建设现场。
为确保按期完成安装任务,春节期间,这里每天约有三四十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这是一个充分利用荒地、荒坡和煤矿采空区、沉陷区“生长”起来的光伏基地。它的推动建设,为宁夏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探索着“光伏+生态治理”的可行路径。
北至腾格里沙漠,南至清水河畔,东望贺兰山,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大地上,阳光,劲风,黄河,在这里蓄积着绿色的能量。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未曾辜负这份馈赠。
依托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和“西电东送”重要基地的建设机遇,宁夏逐步成为国内清洁能源发展和传统能源转型的“排头兵”。
在“双碳”“双控”背景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国家战略大局、宁夏发展所需,作出推动“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的战略性谋划。行至新发展阶段的宁夏清洁能源产业,向着“双碳”目标,做足转型文章,将绿色渲染得更为浓烈。
在转型中“滋养”新优势
转型,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一次全新的挑战。
2020年9月,自治区召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一次推进会,将清洁能源产业确定为优先发展的9个重点产业之一,聚焦光伏、风电、水电、氢能等领域,建专班、建机制,宁夏能源转型发展加速换挡。
3次推进会、11次专题会议,11次实地调研,积极推进清洁能源产业规划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
《推进“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宁东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规划,精准把握“时度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锚定未来、拓展空间;
多方合力的化学作用下,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绿色”成分更足:
——在银川经开区,三氯氢硅在隆基绿能15GW单晶硅棒生产车间里的还原炉内“变身”;银星能源、威力传动、小巨人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在一起,相互成就,形成了风电核心部件生产及运维检修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产业集群。
——青铜峡牛首山中,我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进入建设期——2021年,全区共有7个总规模78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被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
——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村居屋顶上,小小一块光伏板,成就着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的“双丰收”;
——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作为“宁电入湘”工程三大建设任务“一线、一园、一基地”中的“一园”,宁湘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全面启动招商工作,一批储能、风机、光伏组件及太阳能制氢等企业计划入园……
一份特殊的成绩单中,蕴含着自治区踩住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刹车”、加大转型发展“油门”的坚定信心:2021年前11个月,宁夏能耗强度同比下降1.9%,退出一级预警地区。
一张靓丽的答卷里,满溢着市场信心、发展前景:2021年,全区新增清洁能源企业数、新能源发电量、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增速,均实现40%以上高速增长。
锚定未来:新发展机遇下的解题思路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编制印发《关于支持宁夏能源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
这是国家部委为支持特定省能源转型工作出台的专门政策文件。17条支持措施为宁夏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
该《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于在“双碳”背景下,加快推动我区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10年攻坚克难、加压奋进,我区在推动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中,实现了能源产业的二次飞跃。但经济发展仍存在着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的实施,对能源低碳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如何借力《实施方案》,实现以能源转型促产业转型的第三次飞跃?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落实《实施方案》为契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新能源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研究印发了《关于推动能源转型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了27项任务举措,建立了责任、政策和项目3个清单,构建起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1+N+X”支撑体系,努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成果,通过扎实做好“三绿”文章,闯出一条以“三绿”为主的宁夏能源转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