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空间博弈日趋激烈,安全漏洞、数据泄露、勒索病毒、APT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在疫情影响下日益增加。全球能源、医疗、金融、科技、教育等行业频繁遭受网络攻击,且影响扩大蔓延,黑客组织利用供应链攻击等方式持续对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实施攻击,网络安全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安全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健全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建立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
在政策部署下,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和监管持续推进,今年以来,我国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取得初步成就,多部重量级法律法规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
施安全保护条例》相继发布,各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也将网络安全作为重要方向,做出加强网络安全体系化建设、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等部署。
今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达10%。
网络安全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和不断完善的网络安全政策,给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根据中国信通院日前发布的态势分析报告,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729.3亿元,同比增长10.6%,预计2021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约为2002.5亿元,增速约为15.8%,回归高速增长。其中数据安全成为最热门领域,资本赋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数据安全、安全服务和工控安全相关的融资活动占比均超过10%,资本关注度较高。
“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网络安全企业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等细分市场逐渐被打开。”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日前发布的《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网络安全产业供给主体日益多元化,产融合作加速助力产业迈上新台阶。其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我国网络安全企业安全业务收入呈稳定增长趋势,2021年上半年,25家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
具体来看,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态势分析报告,网络安全市场收入仍呈现较强的区域和行业特征。网络安全企业总营收的25.9%来自华北地区,25.2%来自华南地区,22.8%来自华东地区。网络安全销售网络加速构建,近四成企业实现全国覆盖,产品服务多为以直销为主的融合销售模式。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铺开,新技术新场景驱动的网络安全需求与日俱增。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是网络安全企业布局较多的领域。
网络安全产业仍面临诸多痛点需多方共同努力协同推进
长远来看,作为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网络安全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需紧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破解产业当前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还存在供给质量不高、需求释放不够、产融合作不深、人才队伍不足等问题。”《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面临诸多痛点:从供给侧来看,产业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技术创新驱动与能力不足,高端产品与定制化服务缺乏;从需求侧来看,产业发展需求尚未充分激发释放,不同行业的网络安全需求差异较大,不同产品与服务之间联动不足。
网络安全产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大部分网络安全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升。此外,《报告》指出,目前网络安全人才供给不足制约着供需两侧的良性发展。从供给方来看,89%的企业表示在发展中面临着网络安全人才供给不足的困难;从需求方来看,突出问题是岗位薪资吸引力不足和高学历人才供给不足。
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主管部门、需求侧和供给侧多方的共同努力,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是安全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安全能力全面提升的保障。对于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来说,需要多角度夯实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基础,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对于需求方来说,要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要对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产业各方加大对网络安全产业的投入,建立机制强化网络安全产业供需对接。
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风险向实体经济渗透的趋势将更加明显,网络安全产业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产业将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