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重要论述为思想内核的一个知识产权中长期规划纲要,就事关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现代化、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知识产权提供了科学指南。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纲要》的“四项工作原则”,围绕“两大目标任务”,抓住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发挥知识产权的强国作用,以知识产权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知识产权强国应是具有强大知识产权实力的国家
就国际比较而言,知识产权实力包括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价值等硬实力和基于硬实力形成的知识产权文化、制度规则以及在国际上拥有的话语权、影响力等软实力。基于此,知识产权强国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强、知识产权制度优越、知识产权绩效显著、知识产权环境优良、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大等方面。《纲要》坚持统筹兼顾基本原则,对知识产权强国的具体特征从建设要求的角度进行描述。
一是在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具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具有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具有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二是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法律体系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管理体制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政策体系公正合理、评估科学,知识产权规则体系响应及时、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保护合理。
三是在知识产权绩效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能够支撑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司法保护体制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行政保护体系便捷高效、严格公正、公开透明,协同保护格局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
四是在知识产权环境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具有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具有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五是在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方面,知识产权强国表现在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具备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知识产权强国应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
《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一方面,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必须突出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基点,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统领下,立足现实国情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制度、规模等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
过去40多年时间,我们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构建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舶来品,某些方面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同时,还要认识到知识产权国际体系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使知识产权国际体系具有更多的中国元素,朝着更加互惠、包容的方向发展,让创新、创造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强国是一个国际比较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应当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即表征知识产权强国的“世界水平”作为衡量标准。以此客观衡量我国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测量和分析我国与世界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判断相对的优势和劣势,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
基于此,《纲要》指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上述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等等。这些都是可量化、可比较的。到2035年,要实现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的国际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实现知识产权强国才能以知识产权强国
国家的知识产权实力足够强大,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才能真正凸显,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才能真正强起来。《纲要》中对此也有明确的部署。
一是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优势中要强起来。《纲要》任务中明确要求要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要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二是在构建高级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中要强起来。《纲要》任务中要求要加强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建立专利密集型产业调查机制。大力推动专利导航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知识产权要成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和驱动力,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现代化。
三是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要强起来。《纲要》任务明确要求,要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通过知识产权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四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要强起来。《纲要》任务明确要求,要加强中央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管理、区域协调和涉外事宜统筹等方面事权,要建设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提升执法监管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要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以此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五是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要强起来。《纲要》明确要求,要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协调发展。知识产权要成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突破口,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制。
六是在构建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的文化力量中强起来。《纲要》指出要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厚植公平竞争的文化氛围,培养新时代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知识产权文化与法治文化、创新文化和公民道德修养融合共生、相互促进。知识产权文化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文化力量,其实践是我国转型期重要的文化创新。
七是在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开放发展中要强起来。《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知识产权领域必须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
八是在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强起来。《纲要》指出,要构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畅通沟通渠道,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支持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自主设立知识产权一级学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知识产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足点,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九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支撑三农中强起来。《纲要》提出,要在涉农或农业专项政策出台上,形成系统性强化知识产权作用的政策倾向,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